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艾到AI 南阳中医药破土新生

体育正文 262 0

从艾到AI 南阳中医药破土新生

从艾到AI 南阳中医药破土新生

借助机器人开展的手术(shǒushù)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(fāshēnglǜ),还降低了医疗费用 南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(fāzhǎn)机制 顶端新闻·河南(hénán)商报记者 杨逍 张治中/文 受访者供图 “过去贴膏药半个(bàngè)月才见效(jiànxiào),现在加上机器人(jīqìrén)推拿,3次(cì)治疗就减轻了七成疼痛。”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(简称“南阳市中医院”),48岁的陈先生体验“AI葫芦灸”调理腰肌劳损,科技赋能使得疗效显著。 事实上,越来越多的南阳人正受益于南阳中医药传承创新。从田间地头(dìtóu)的艾草到智能(zhìnéng)手术室的AI机器人,2025年南阳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(fāzhǎn)机制,完善中医药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机制,持续(chíxù)激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“内生动力”。 全国(quánguó)七成以上艾制品来自南阳 5月的南阳,艾草飘香。在卧龙区蒲山镇,全国最大的艾草产业园区——南阳产投·卧龙艾草产业园内,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,空气中(zhōng)弥漫着(zhe)淡淡药香。在这里,小艾草正经历(jīnglì)着从传统药材到现代(xiàndài)产业的神奇“变形记”。 “我们的艾草生活馆里,既有传统的艾条、艾柱,也有年轻人喜欢的穴位艾贴(àitiē)、艾草蒸汽眼罩,甚至还有艾草香薰和沐浴露。”入驻园区(yuánqū)的企业负责人李女士一边展示货架上的产品,一边介绍,他们的艾草制品年销售额(niánxiāoshòué)突破千万元(qiānwànyuán),其中90后消费者占比达45%。 如今,南阳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产业种植(zhòngzhí)基地、生产(shēngchǎn)基地和研发基地,原料产量占全国的85%,多个品种的艾制品(zhìpǐn)占全国市场份额70%以上,艾草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。 数据显示,园区已签约企业近40家,入驻(rùzhù)率达90%。全部投产(tóuchǎn)后,这里将形成年产值超(chāo)10亿元、带动3000人就业的“艾草王国”。 “以前运输整车艾草,运费占成本的30%,如今(rújīn)仅运输艾绒(àiróng),成本削减三分之二。”南阳产投新城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南阳产投·卧龙艾草产业园负责人王新景介绍(jièshào),该集团通过输出优质种苗和种植技术,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艾草种植基地,同时在产区配套建设初加工工厂,将艾草制成高纯度艾绒后(hòu)再运输至产业园。这一模式不仅(bùjǐn)降低了物流成本,更让南阳从(cóng)“艾草产地”升级为“标准制定者”。 在销售层面,园区(yuánqū)一座5000平方米的展示展销中心拔地而起,定期举办艾草产业博览会;线上,则(zé)搭建了电商直播基地,成功孵化(fūhuà)了十多个拥有百万级粉丝(fěnsī)的“艾草主播”。2024年,园区企业(qǐyè)凭借直播带货模式,实现了销售额的显著增长,总销售额超过1.2亿元,其中海外订单的占比更是高达15%。 “国”字头区域医疗(yīliáo)中心 在南阳市(nányángshì)中医院独山院区,一场传统与现代的“对话”正在上演。 国家中医(骨伤(gǔshāng))区域医疗中心内,三臂十一轴接骨机器人精准定位骨折部位,六轴关节(guānjié)内骨折复位机器人完成毫米级(jí)复位,这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团队精心研发的“硬核科技”,正逐步引领骨科手术进入全新阶段(jiēduàn)。 “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大、恢复慢,现在80%的(de)四肢骨折患者可以通过(tōngguò)机器人辅助实现闭合复位,复位通道只有0.5厘米。”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(wàngjīng)医院成永忠教授(jiàoshòu)表示,团队的创新技术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%。 数据显示,自2023年机器人手术在独山院区开展以来,骨科手术量实现(shíxiàn)了60%的大幅增长,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也从12天缩短至7天,同时医疗费用还降低了20%。这项技术已(yǐ)吸引(xīyǐn)豫鄂陕三省十余家医院前来(qiánlái)学习。 据介绍,2022年,南阳市(nányángshì)骨科医院(yīyuàn)与南阳市中医院优质骨伤资源整合,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技术、品牌、管理优势,共同建设(jiànshè)国家中医(骨伤)区域医疗中心。 作为“国”字头(zìtóu)的区域医疗中心,独山院区除了直接解决区域周边患者(huànzhě)病痛问题,还提升了区域基层医疗水平。 “我们联合走进南阳各县基层医院(yīyuàn),开展各类学术会议20余场,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(yúréncì),服务基层群众5000余人次,带动区域各医院实现骨科领域全面发展(fāzhǎn)。”成永忠告诉(gàosù)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。  擦亮“医圣故里”金字招牌(jīnzìzhāopái) “南阳的优势,在于把‘文化IP’转化为‘产业(chǎnyè)动能’,把‘传统技艺’升级为‘现代医学(xiàndàiyīxué)’。”国家高层次人才、青年岐黄学者(xuézhě)、南阳市(nányángshì)中医院执行院长魏戌分析,南阳市中医药的破局之道,在于构建“文化传承—科技创新—产业升级—民生服务”的闭环生态。 在(zài)文化层面,依托医圣(yīshèng)祠、张仲景博物院等(děng)载体,南阳连续举办12届张仲景文化节,推出《医圣张仲景》沉浸式戏剧(xìjù),让“中医圣地”的品牌响彻全国;在产业层面,从艾草深加工到中药饮片炮制,从中医器械(qìxiè)研发到康养旅游开发(kāifā),已形成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;在民生领域,借助“中医治未病”的理念,南阳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效率提高了35%,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。 “南阳依托中(zhōng)医药‘一带一路’建设和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,推动仲景经方、南阳艾制品等走向国际市场,让‘中国中医看(kàn)河南,河南中医看南阳’成为全球共识(gòngshí)。”魏戌(wèixū)的话语中,蕴含着南阳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雄心。
从艾到AI 南阳中医药破土新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