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连云港古巷新“中式”民俗课堂,让老外爱上端午

体育正文 89 0

连云港古巷新“中式”民俗课堂,让老外爱上端午

连云港古巷新“中式”民俗课堂,让老外爱上端午

5月30日下午,连云港市海州商业街区联合海州团区委在盐河巷举办“艾上古巷 端阳‘友’约”主题(zhǔtí)活动,来自路南街道公园社区的手艺人现场教授在连留学生包粽子(zòngzi)、制香囊,并通过西游书场、夜游古巷等沉浸式体验,让千年端午(duānwǔ)民俗在古今交融(jiāoróng)中焕发新活力。 活动现场,留学生们紧紧围在社区手艺人身旁,目光专注,全神贯注地(dì)汲取着包粽子、制香囊的技巧。在粽子制作区,公园社区的手艺人化身为耐心的导师(dǎoshī),从粽叶的折叠,到(dào)糯米、馅料的填充,再到最后的捆绑,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地教学。“这粽叶要像小船一样(yīyàng)折出尖尖的角,糯米可不能填得太满,不然煮的时候可是会‘撑破肚皮’的。”包粽子达人张越华一边说着,一边手把手纠正留学生的姿势(zīshì)。来自刚果(金)的“宋乐”同学,鼻尖微微沁着(qìnzhe)汗珠,小心翼翼地往粽叶里填入红枣,随后兴奋地展示:“看!我的‘非洲(fēizhōu)粽’已经大功告成,回去(huíqù)可以教家人(jiārén)一起制作!” 香囊制作区同样热闹非凡,一枚枚混合着艾草、薄荷等配料的药包,被精心装进小小的布囊之中,制成散发着清香的香囊。活动现场,惊叹声与(yǔ)欢笑声此起彼伏(cǐqǐbǐfú),三十余双手在粽叶与艾香间(àixiāngjiān)灵活穿梭,端午民俗(mínsú)在这场跨文化的互动中变得触手可及、清晰可感。 除了传统手工体验,夜听西游书场无疑是活动的一大亮点。书场里,一曲曲非遗戏曲(xìqǔ)与西游评书(píngshū)轮番精彩上演,让(ràng)在连留学生(liúxuéshēng)们更深层次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(wénhuà)的博大精深与独特(dútè)魅力。活动临近尾声,留学生们登上盐河画舫,开启夜游千年盐运河之旅。他们欣赏着两岸璀璨迷人的灯光夜景,真切感受着古巷与现代城市景观相互交融、相得益彰的独特韵味。 当传统民俗与国际面孔相遇,盐河巷不再(bùzài)仅仅是一条烟火古巷,更是化身为(huàshēnwèi)文化交融的生动课堂。“文化交流不应只是博物馆里静静陈列的展品,而要成为人们可触摸、可参与的生活体验。我们通过这样的民俗体验活动(huódòng),希望(xīwàng)让留学生们不仅带走粽子和香囊,更能带走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(shēnkèlǐjiě)与真挚热爱。”盐河巷管理中心主任冯海宾如是介绍(jièshào)。 此外,这个端午,海州商业街区还安排了丰富的民俗体验活动,在端午节下午,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民俗体验研学游,届时,百余名亲子家庭(jiātíng)将相聚民主路老街,一同参与赛(sài)旱地龙舟、接端午飞花令、包粽子(zòngzi)、制(zhì)香囊等活动,在活态民俗体验中,趣过端午佳节。 通讯员 徐欢 钱凡雪 陈茗 边钊 扬子晚报(yángziwǎnbào)/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(zhānglíngfēi)
连云港古巷新“中式”民俗课堂,让老外爱上端午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